歡迎訪問鐵人環保官網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 400-800-1025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廢礦·變廢為寶

廢礦·變廢為寶

發布日期:2021-07-20

 廢礦,即廢棄礦山,指煤礦或其他非煤礦山被開采之后留下的礦坑、礦溝、礦井等因為采礦作業環境被破壞的區域。

 2020年,國家印發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明確了2035年環保工作的要求和目標。今年4、5月份,中央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曝光許多礦山企業污染生態環境的問題,表明了中央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

 一、受損農地再利用

 在《自然資源部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已有因采礦塌陷確定無法恢復原用途的農用地可以變更為其他類型農用地或未使用地。

 當然我們也可以對土壤采取一些治理措施。對嚴重退化的土壤,我們可以異地取土,在不破壞異地環境的前提下取合適的土壤覆蓋到礦上受損的位置,然后種植植物 ,利用大自然的自然演替活動修護受損的土壤。

 其他有條件的農用地就可以建設耕種的配套設施,滿足交通、灌溉的需求,然后多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保證農作物的產量。

 二、邊坡治理

 廢棄礦山的邊坡非常不穩定,容易出現山體滑坡、坍塌的現象,為了保持邊坡的穩定性,一般都采用植物護坡的方法。首先平整路面,其次修正懸崖,降低坡度到安全范圍以內,最后在邊坡上種植綠植,保持水土,美化環境。

 三、尾礦治理

 俗話說的好,“垃圾,就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尾礦處理好了也是一種資源。

 1)尾礦再選

 尾礦也可以資源化。尾礦只是礦石品位特別低,但不是沒有,利用合理的工藝對尾礦再選,可以回收尾礦中的有用成分。

 2)資源化

 尾礦可以作為砂石原料來制作水泥、磚、瓦、玻璃、陶粒、混凝土等材料,用來修筑公路、建筑、海岸造田等。

 3)填埋材料

 尾礦還可以作為填埋材料,充填井下的采空區,一箭雙雕。

 4)景觀建設

 有些礦山關閉后留存的廢棄礦井、矸石堆、機械設備和典型活動區,有著歷史、社會、建筑與科技和審美價值,有著歷史記錄作用,在保護性開發后可以作為旅游資源 。

 四、植被修復

 植被修復對礦山生態修復具有重要作用,即可以穩定并且修復被污染的土壤,又可防止污水污染地下水,特別是對于被重金屬污染的礦區治理效果優秀,已成為修復技術的研究熱點。

 植被修復要檢測被修復地的ph值、含水量、氮素等,因地制宜選擇鄉土植物、灌木樹種、耐性植物,恢復地表植被。

 礦產資源是我們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生態環境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保障。我們為了發展可以開采礦產,但為了子孫后代的生活也要重視開采后的環境修復,一個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國家注定走不長遠。

文章推薦
產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