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鐵人環保官網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 400-800-1025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土壤溶液及DGT提取土壤Cd與稻米Cd的關系

土壤溶液及DGT提取土壤Cd與稻米Cd的關系

發布日期:2021-02-05

(1)研究區存在較為明顯的土壤及稻米Cd污染風險,土壤Cd平均含量為0.40 mg·kg-1,有55% 的樣品超過篩選值,稻米Cd平均含量為0.28 mg·kg-1,有 44.4%樣品超標。

(2)土壤Cd總量與HAc、EDTA和復合有機酸提取Cd含量達極顯著相關性,模型決定系數R2均在0.8 以上,其中,土壤Cd總量與EDTA提取Cd含量模型決定系數R2達0.908 4。

(3)以總量預測稻米Cd污染情況會產生37.2%~ 39.8%的誤判率,0.01 mol·L-1 CaCl2提取的土壤Cd有效態含量存在明顯的適用范圍限制,在0.04~0.13 mg·kg-1范圍內,效果明顯差于其他數據區域。

(4)DGT技術能較好地預測稻米對Cd的吸收富集性能,且能區分土壤庫供給能力差異對稻米富集Cd的影響,是本區域預測稻米富集Cd較為理想的工具。

土壤溶液及DGT提取的土壤Cd有效態含量與稻米Cd含量散點??梢?,以本文方法提取的土壤溶液Cd有效態含量預測稻米Cd含量并不理想,兩者無顯著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0.12。DGT 監測結果表明,隨著DGT_Cd的增加,稻米對Cd的吸收存在明顯的二向性,部分水稻Cd含量增加緩慢,而部分水稻Cd含量增加明顯。且兩種情景均表現為與稻米Cd含量顯著相關,這與其他土壤有效態提取結果有較大的差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Cd的實際供給庫有關。實際采樣時我們也發現,農民對水稻的管理差異很大,有的地里基本沒有水,而有的地里還有一層水。這也可能是造成DGT測定結果兩向性的原因。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存在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導致同一土壤Cd有效性存在明顯差別,間歇式灌排的稻田,由于土壤處于好氧狀況,Cd活性高,稻米富集Cd量增加,而淹水稻田,土壤處于厭氧狀況,Cd 活性明顯下降,導致Cd實際供給能力明顯下降,表現為稻米Cd 吸收量的減少。本研究測定土壤為風干土,因此對于淹水生長的稻田,土壤DGT_Cd含量較實際偏大,導致相同DGT_Cd 濃度稻米富集Cd 存在差異性。

再者,水稻品種的差異也可能是另外的原因,畢竟模型構建時為了通用性沒有考慮不同品種水稻對Cd富集能力的差別。

與其他重金屬有效態提取技術不同,DGT提取重金屬有效態過程是一個動態模擬植物吸收的過程,其提取的重金屬有效態包括土壤溶液中離子態、有機易解離態及土壤顆粒易解離態,實際研究表明,土壤中此部分重金屬更具有植物可利用性。而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屬主要以離子態、有機絡合態、黏粒結合態、鐵錳氧化物結合態等形態存在,這部分重金屬不一定都是植物可利用的。


文章推薦
產品推薦